政策法規
財政部經濟建設司一級巡視員宋秋玲今日表示,燃料電池汽車目前出現低水平重復建設風險,將改變補貼方式。在新的示范政策中,將向重型貨車傾斜。
2020年9月4日-6日,第十六屆中國汽車產業發展(泰達) 國際論壇在天津召開,財政部經濟建設司一級巡視員宋秋玲表示:
2009年以來,中央財政一直采取的是購置補貼的方式支持燃料電池汽車的發展,截至今年7月,累計推廣燃料電池汽車超過7200輛,建成加氫站約80座,但是產業仍面臨眾多突破問題。部分不具備條件的地區跟風上馬項目,低水平重復建設的風險又開始顯現。
今年4月,財政部聯合相關部門印發通知明確提出,調整補貼方式,開展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應用。考慮將當前對燃料電池汽車的購置補貼,調整為支持城市群示范應用,推動構建燃料電池汽車完整產業鏈條,形成布局合理、各有側重、協同推進的產業發展格局,有關思路如下:
一是重點推動關鍵核心技術的突破。轉型后的示范政策核心目標就是支持企業加快突破關鍵核心技術,打造自主可控的產業鏈,示范期間中央財政將對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關鍵零部件產業化應用給予重點獎勵。
二是重點支持城市群開展示范應用。內循環的內在要求就是要打破區域間的產品、技術等要素流動的范例,這是內循環基本的內在要求。推動產業鏈上下游有機銜接,促進國內統一市場的形成和發展,這些都是我們內循環的一個基本內在要求。因此,我們這一次的示范,就是要打破行政區域的限制,在全國范圍內以產業鏈上優秀企業為紐帶,這個企業所在地的相關城市進行聯合申報。城市之間明確牽頭城市和任務分工,形成產業鏈條各環節環環相扣、強強聯合的態勢。
三是重點開展新技術、新車型的應用示范。燃料電池汽車具有獨特的技術特點,在合適場景下可作為純電動汽車的有力補充,本次示范重點推動燃料電池汽車在中重型商用車領域的產業化應用,并向重型貨車傾斜。示范城市群要找準和依托應用場景,不斷降低燃料電池汽車購置及運營的成本,即探索有效的商業運營模式。
財聯社梳理中重型商用燃料電池車概念股如下:
億華通實現了氫燃料電池發動機系統及燃料電池電堆的批量國產化,公司主營燃料電池發動機系統被廣泛應用于公共交通等領域;
雄韜股份已完成45~120kW燃料電池發動機及38~75kW燃料電池電堆的研發及試生產,并與各整車企業聯合開發了多款涵蓋公交車、物流車、重卡、環衛車等的燃料電池車型及底盤;
越博動力在國內新能源汽車動力系統領域率先挺進新能源重卡、特種車輛市場,公司已完成65kW/85kW平臺燃料電池發動機供氫能源公交/重卡樣車裝車測試。
來源:科創板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