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資訊
在1.0版本發布5年后,《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2.0版本(下稱“技術路線圖2.0”)更新發布。
10月27日,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理事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李駿在2020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年會暨展覽會開幕式上就技術路線圖2.0的編制背景和主要內容進行了發布。
技術路線圖2.0提出了面向2035年我國汽車產業發展的六大目標:
1、汽車產業碳排放總量先于國家碳排放承諾于2028年左右提前達到峰值,到2035年排放總量較峰值下降20%以上;
2、新能源汽車逐漸成為主流產品,汽車產業實現電動化轉型;
3、中國方案智能網聯汽車技術體系基本成熟,產品大規模應用;
4、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化水平顯著提升,形成協同高效、安全可控的產業鏈;
5、建立汽車智慧出行體系,形成汽車、交通-能源-城市深度融合生態;
6、技術創新體系優化完善,原始創新水平具備全球引領能力。
以六大總體目標目標為指導,技術路線圖2.0分別以2025年、2030年、2035年為關鍵節點,設立產業總體發展里程碑,預計到2035年,節能汽車與新能源汽車年銷售量占比達50%;燃料電池汽車保有量將達到100萬輛;節能汽車全面實現混合動力;汽車產業實現電動化轉型;在商用車板塊,未來商用車將實現氫動力轉型。
在汽車產業變革趨勢與發展新需求方面,要基于新材料體系的電堆技術、更高壓的氣態氫氣運輸儲存技術、成本降低與產品量產技術能力等成為主要攻關方向。
在最關鍵的技術路線圖方面,2.0路線圖提出,將發展氫燃料電池商用車作為整個氫燃料電池行業突破口,以客車和城市物流車為切入領域,重點在可再生能源制氫和工業副產氫豐富的區域推廣中大型客車、物流車,逐步推廣至載重量大、長距離的中重卡、牽引車、港口拖車及乘用車等。
眾所周知,近年來氫燃料電池汽車的熱度快速上升。10月15日,氫燃料電池汽車發展再次迎來積極信號,工信部在《關于政協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第1438號提案答復的函》中提到,工信部高度重視氫燃料電池汽車發展,下一步,將加快推進《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報批發布工作,明確氫燃料電池汽車的發展目標和重點任務。
發展前景一片光明,但當下氫燃料電池汽車整體市場表現卻仍暗淡。關鍵技術尚待突破、成本高居不下等多重因素下,氫燃料電池汽車想要高速發展仍需翻過多重大山。
現在,技術路線2.0為氫燃料電池汽車的發展指出切入口所在,并提出燃料電池技術的主攻方向,這對氫燃料電池汽車的突圍,無疑等于多了一盞指路明燈。
技術路線2.0版預測,未來2030年-2035年實現氫能及燃料電池汽車的大規模應用的同時,未來也將從電堆基礎材料、控制技術、儲氫技術等方面實現根本的技術突破。
來源:高工氫電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