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資訊
全球氫能特整理了化石燃料制氫及工業副產物制氫、可再生能源制氫、電解水制氫設備三個領域的主要企業,以饗讀者。以下排名不分先后——
一、化石燃料制氫、工業副產物制氫主要企業
國家能源集團在氫能源產業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目前煤化工板塊年產超過400萬噸氫氣,已具備能供應4000萬輛燃料電池乘用車的制氫能力,世界排名第一。在儲氫層面,已成功示范30萬噸二氧化碳封存(CCS)技術。
目前中國石化已是國內最大的氫氣生產企業,氫氣年產能力超390萬噸,占全國氫氣產量的11%左右。其在燕山石化、廣州石化、海南煉化、高橋石化、鎮海煉化、青島煉化等企業建成氫純化生產裝置6套。中國石化也正在加強氫能產銷銜接,已在廣東、上海等14個省區市建成加氫站22座。“十四五”期間,公司將大力發展新能源業務,加快打造“中國第一氫能公司”。
今年11月,中國石化宣布我國首個萬噸級光伏綠氫示范項目——中國石化新疆庫車綠氫示范項目正式啟動建設。項目由新星公司負責實施。這是全球在建的最大光伏綠氫生產項目,投產后年產綠氫可達2萬噸。
中國石油是由中央直接管理的國有特大型央企,與中石化并稱為我國油氣生產和供應的“兩桶油”。為增強冬奧期間氫能供應保障,中國石油在華北石化新建副產氫提純項目,建成投用了500標方/小時副產氫提純裝置,產出氫氣純度達到99.999%以上,同時滿足GB/T 37244-2018《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汽車用燃料氫氣》和高純氫標準。截至目前,另一套2000標方/小時副產氫提純裝置已進入工程收尾階段。
目前,中國石油氫氣總產能已超過260萬噸/年,在環渤海、陜甘寧、華南、西南、新疆、黑龍江、吉林等7個區域部署建設19個氫提純項目,發揮現有制氫能力和副產氫資源與二氧化碳捕集利用相結合,實現“藍氫”供應,同時滿足城市交通用氫需求。
作為氯堿產業的龍頭企業,鴻達興業在氯堿制氫方面擁有豐富的制氫經驗。公司建立了國內第一座民用液氫化工廠,開展液氫生產、儲運等相關工作,年制氫產能2.5萬噸。
近年來,公司與北京航天試驗技術研究所、日本旭化成株式會社、法國液化空氣等相關機構漸次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通過引進國內外先進技術和設備,在氯堿制氫行業不斷鞏固領先地位,逐漸形成了液氫、高純氫氣、超純氫氣等氫氣全業態產能,其純度可達99.9999%以上。
華昌化工是江蘇華昌(集團)有限公司的核心企業,始建于1970年,1999年改制,2004年整體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是一家以化工為主業的A股上市公司,中國化工百強企業,江蘇較大的肥料制造商,蘇州市十大民營企業之一。
公司所在地江蘇省張家港市氫源豐富,華昌化工近日發布了關于原料結構調整技術改造項目二期投產的公告,公司二期項目可生產合成氣(氫氣、一氧化碳),裝置合成氣生產能力總計為110000立方/小時,在氫氣制取方面,每年可生產氫氣達20萬噸。
東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6年,自成立以來一直專注于烷烴資源的進口、銷售和深加工,公司致力于將國際優質烷烴資源與中國經濟增長需求相結合,大力發展清潔能源、新材料產業,打造國內最大的烷烴資源綜合運營商。公司于2008年3月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股票代碼002221。
東華能源可利用丙烷脫氫、乙烷裂解來產生氫氣,目前已成為綠色能源的供應商,其副產氫客戶為凱凌化工、華昌化等企業。化工副產氫方面,公司2套66萬噸PDH裝置,每年副產6萬噸高純度低成本氫氣;隨著寧波新裝置在2020年上半年的投產,還會新增3萬噸高純度低成本氫氣產能。此外,公司還積極向下游氫燃料電池加氣加氫站拓展。
山西美錦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2年,前身為福州天宇電氣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碼:000723)。公司主要從事煤炭、焦化生產和銷售,擁有儲量豐富的煤炭和煤層氣資源,具備“煤-焦-氣-化”一體化的完整產業鏈,是全國最大的獨立商品焦生產基地之一。
基于大型焦化企業的獨特優勢,公司工業副產氫的成本較低,公司制氫端有較大利潤空間。今年9月,位于山西清徐縣的美錦能源全資子公司——華盛化工配套建設的制氫工廠已投入使用。目前,制氫工廠規模為每小時2000立方米,成本每公斤12元,配套的加氫站每公斤氫氣售價不超過20元。
金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資源綜合利用型、經濟循環式的綜合性化工企業,2017年5月11日,上海A股上市(股票代碼603113)。
金能科技新材料與氫能源綜合利用項目采用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美國Lummus工藝,采用國內獨特的循環生產模式,建設90萬噸/年丙烷脫氫與8×6萬噸/年綠色炭黑循環利用項目、6.5億立方/年清潔氫能源項目。公司每年可副產氫氣4.1萬噸。
浙江衛星石化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002648)是國內最大、全球前五大丙烯酸制造商,是國內第一家以丙烷為原料形成C產業一體化格局的民營上市企業。公司總部坐落于浙江嘉興,衛星石化被評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中國化工行業最具競爭力500強企業、中國專用化學品制造行業最具競爭力50強企業。
目前,衛星石化PDH項目富余氫氣約3萬噸/年,而烯烴綜合利用項目建成后將富余氫氣約25萬噸/年,可為國內氫能源的開發、推廣與利用提供穩定充足的高質量氫能資源。
濱化集團股份有限公司(601678SH)注冊資本15.444億元,總資產106.6億元,具有五十年豐富的燒堿和環氧丙烷生產經驗,是我國重要的環氧丙烷及燒堿產品生產商和三氯乙烯、油田助劑供應商。濱化股份于2010年2月23日在上交所成功掛牌上市。
公司與北京億華通共同出資設立了山東濱華氫能源有限公司,主要業務方向是為氫燃料電池汽車加氫站提供氫氣。合資公司主要業務方向為動力氫、高純氫氣產銷,同時將充分利用濱化股份氯堿裝置副產氫氣資源優勢,通過控股收購、參股投資、合資合作等方式布局新能源產業關鍵技術。目前公司副產氫氣1.7萬噸/年。
巨正源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 1999 年,是廣東省廣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廣東最大的省屬國有企業之一)的控股企業,公司的業務范圍包括成品油及化工品貿易、燃油及化工品儲罐、燃料油船運、碼頭運作業務等。
公司全資子公司東莞巨正源科技有限公司,在東莞市立沙島投資建設120萬噸/年丙烷脫氫制高性能聚丙烯項目,其中一期聚丙烯項目已于2019年投產,主要產品為聚丙烯(60萬噸/年)及副產高純度氫氣(2.5 萬噸/年);二期聚丙烯項目尚處于建設階段。二期項目建成后可形成15~20 萬噸/年的氫氣產能,可保障廣東省全省氫能源汽車的能源供應。
浙江嘉化能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代碼:600273)主要制造和銷售蒸汽、氯堿、脂肪醇(酸)、磺化醫藥系列產品以及硫酸系列產品。公司氯堿裝置部分富余氫氣資源,是長三角地區副產氫氣的重要供應商之一。
公司正在打造制氫、運輸、儲氫、加氫站完整上游產業鏈;公司自有氯堿副產氫約1萬噸,其液氫工廠日處理氫氣量約為19200m3(折合1.7t),對應可滿足超200輛商用車的需求,可保障嘉善氫源供應和周邊市場需求。
航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生產和研發氯堿化工系列產品和電子系列產品上市公司,前身是錦西化工總廠,始建于1939年,以基礎化工為主業,曾被譽為新中國“化學工業的搖籃”。
航錦科技近年來充分利用在燒堿生產中產生的副產品氫氣品質高、雜質少這一優勢,積極布局氫能產業。公司氫氣年產能11412噸/年,在原有氫氣壓縮裝置的基礎上,新建3,000Nm3/h高純氫氣充裝站項目,進一步加快氫能源戰略轉型升級。
成都深冷液化設備股份有限公司致力于深冷氣體分離與液化裝置和特種氣體提純裝置的技術研究和產品開發,積極開展液氫裝置、氫加注站市場推廣工作,探索以液氫技術為核心打造制氫、儲氫、用氫的氫能源示范產業鏈。
公司目前具備日處理600萬方LNG液化裝置的設計和制造能力,液體空分裝置的設計和制造能力達到日產量1000噸,是國產LNG裝置運行業績最多的企業。
此外,還有中泰股份(化石能源制氫以及副產氫提純)、陽煤化工(煤制氫)、富淼科技(天然氣制氫)等企業。
二、可再生能源制氫主要企業
寧夏寶豐能源集團股份公司是傳統的煤化工企業,成立于2005年,主要從事現代煤化工產品的生產和銷售。
今年3月,由中化十一建西北分公司承建的寧夏寶豐能源集團股份公司太陽能電解制氫儲能研究與示范項目10×1000m3/h電解水制氫工程投產,項目采用單臺產能1000標方/小時的國產最先進高效堿性電解槽。預計年產氫氣1.6億標方,副產氧氣0.8億標方。該項目所產氫氣主要作為交通和化工原料使用。
該項目是目前全球規模第一的一體化可再生能源制氫儲能項目,涉及太陽能電解水制氫、氫氣儲運、加氫站、氫能交通示范應用、與現代煤化工耦合制高端化工新材料等多個領域。
中國石化旗下子公司廣州(洛陽)工程公司于今年3月正式啟動新疆庫車光伏制氫項目可研編制工作。該項目規劃建設1000MW光伏發電,輔以當地棄風、棄光等綠電資源,配套建設2萬噸/年綠電制氫廠,項目建成后將成為全球最大的綠氫生產項目。
國家電投寧東可再生能源制氫示范項目地處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寧東能源化工基地臨河項目區寧東鋁業公司所屬地塊,是集制氫站、加氫站、配套光伏電站及氫能下游綜合應用產業等為一體的綜合智慧能源示范項目。項目分三期建設,本期建設有一座2x500Nm3/h制氫站及12MW規模制氫配套地面光伏電站,其中制氫占地面積約2.903h㎡,光伏占地面積約22h㎡。
今年6月29日,寧東可再生能源制氫示范項目成功產出第一方合格氫氣,純化系統出氫純度99.999%,產品質量達到設計標準,項目具備投產條件。項目建成投產后年產綠氫536t,可以節約二氧化碳排放6088t。
逆變器龍頭陽光電源是國內開展光伏制氫研究最早的光伏上市公司之一。公司表示已經成立了專門的氫能事業部,并與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在先進PEM電解制氫技術、可再生能源與電解制氫融合、制氫系統優化等方面展開深入合作。
在具體光伏制氫項目方面:2019年7月,陽光電源在山西晉中榆社縣簽訂了一個300MW光伏和50MW制氫綜合示范項目;2019年9月,山西省屯留區200MW光伏發電項目(一期)開工暨二期500MW光伏制氫項目簽約儀式。
晶科科技是一家行業領先的清潔能源供應商和服務商。2019年,晶科科技就表示:“到2025年,“光伏+儲能”制氫系統技術的極大進步,將具備大規模應用的經濟可行性”。在國外,2020年與空氣產品公司(AirProducts)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在光伏新能源領域展開合作,將“制氫”與“綠電”結合;在國內,公司努力推進可再生能源制氫項目落地實施。
今年5月19日,晶科科技CEO金銳表示將布局綠電交易、碳交易、光伏制氫等新興產業;11月,晶科科技與深圳瑞麟科技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旨在通過雙方緊密合作,打造可持續發展的“光伏發電+制氫”和“綠電+綠氫”深度戰略合作伙伴關系。
協鑫集團具備光伏風電等“綠電”生產的成本優勢,2018年至今,一直在低調孵化氫能產業,現將氫能列入發展戰略,旨在推動風光儲充氫、氣電氫一體化。
今年6月,協鑫集團分別與西門子(中國)有限公司、東芝(中國)有限公司、中船派瑞氫能科技有限公司、國家電投集團北京綠氫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代表簽署協議,將就可再生能源制氫及綠氫在工業、能源和交通領域的多場景應用展開多項合作。
根據規劃,協鑫集團旗下協鑫新能源氫能戰略由藍氫和綠氫兩部分構成。具體而言,藍氫目標——首期建成年產230萬噸合成氨,逐步擴能至每年400萬噸生產規模,可供應國內70萬噸藍氫;綠氫目標——計劃到2025年建設100座綜合能源站,達到40萬噸年產能。
中國能源建設集團是中國乃至全球最大的電力行業全面解決方案提供商之一。今年4月,中國能建投資公司與黑龍江省肇東市人民政府簽訂百萬千瓦能源基地、基礎設施及生態領域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將在肇東市推進百萬千瓦綜合能源基地(包括500兆瓦光伏、500兆瓦風電、儲能、充電樁、氫能等一體化項目)的開發建設,總投資約120億元。
6月,中國能源建設集團張掖市光儲氫熱產業化示范項目在張掖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開工。項目總投資44億元,主要建設電解水制氫、光伏電站,配套布局建設油、電、氣、氫一體化加注站,并逐步引進制氫、用氫相關產業,建成制氫全產業鏈項目。
杭州中泰深冷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自2006年設立以來,一直專注于提供深冷技術工藝及設備,為行業龍頭。
今年6月,中泰股份發布《關于簽署風電、光伏制氫及氫液化產業化項目框架合作協議的公告》,中船風電、潤豐能源、中泰股份將在赤峰聯合投資風電、光伏核心裝備制造、風電場與光伏電站開發建設、制氫及氫液化等產業化項目。
深圳市凱豪達氫能源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4月,是一家以氫能源技術研發、電解水制氫設備生產及銷售、氫能項目投資和氫能源項目合作開發為主營業務的綜合型高科技企業。公司專注于制氫加氫一體站、可再生能源制氫基地建設及運營業務。公司自主設計、生產0.1Nm3/h-1000Nm3/h(產氫量)新型電解水制氫裝置,制氫技術處于國際領先水平。
今年5月,公司牽頭申請的《光伏電解制氫加氫關鍵技術研發及應用》項目獲批立項。項目旨在解決光伏電解制氫與氫能技術的耦合與優化問題,主要是通過開展太陽能光伏電解制氫穩定性以及制氫加氫一體化工藝控制的研究,建設光伏制氫加氫示范工程。
2020年8月,為完善中國大唐集團新能源發電就地制氫產業發展布局,由云岡熱電公司作為項目具體承擔單位開展的6MW光伏就地制氫科技示范項目落戶山西省大同市。作為大唐集團重大科技創新的重要依托與可再生能源大規模制氫方面的重要研究平臺,該項目正在有序推進中。
億利潔能股份有限公司(600277)是聚焦循環經濟、清潔能源及環保產業投資運營的領軍企業。公司目前擁有一體化大規模石鹽水+煤氣重整制氫裝置及中溫中壓蒸汽裝置。公司先后建設了達拉特工業園區和庫布其工業園區,擁有大規模電解制氫、煤制氫、重整制氫裝置,合計產氫超6億Nm3/年,具有豐富的生產、技術和管理經驗。
公司還通過投資“寧波氫能創新中心”,積極參與制氫儲氫相關技術開發。今年2月,億利潔能母公司億利資源集團與京能集團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光伏制氫等新產業開展深度合作。
北京京能電力股份有限公司是北京能源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所屬二級企業,前身為北京京能熱電股份有限公司,其歷史可以追溯到具有百年歷史的石景山發電廠。
公司下屬鄂托克前旗250兆瓦光伏電站及氫能綜合利用示范項目重點圍繞鄂托克前旗上海廟能源化工基地物流運輸和化工產業綠色低碳發展需求,擬建設集成制氫、加氫、充氫和儲氫功能的氫能綜合供應站,項目設計年產氫量6000噸。該項目配套建設總裝機規模為250兆瓦的光伏電站,為本項目電解水制氫提供綠色電源。項目預計于2023年建成并網。
河北建投沽源風電制氫綜合利用示范項目于2015年落地建設,項目區位于西辛營鄉東辛營,由河北建投集團投資建設,總投資20.3億元,占地116畝,新建200MW容量風電場、10MW電解水制氫系統以及氫氣綜合利用系統。其中,200MW容量風電場項目已于2016年9月9日全部并網發電。項目建成后,可形成年制氫1752萬標準立方米的生產能力。
作為國內首個風電制氫工業應用項目,沽源風電制氫綜合利用示范項目是河北省的重點項目,由河北建投新能源有限公司投資,與德國McPhy、Encon等公司進行技術合作,在沽源縣建設200兆瓦容量風電場、10兆瓦電解水制氫系統以及氫氣綜合利用系統三部分。
金通靈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300091)成立于1993年,2010年6月在深交所上市,是深交所創業板開市后第一批次上市公司。公司專注于大型工業鼓風機、壓縮機、蒸汽輪機等流體機械領域,依托高效氣化爐、小型高效再熱鍋爐、高效汽輪機為核心的小型發電島成套技術開拓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等業務。
金通靈在氫能利用、生物質合成氣制氫方面,擁有一定的技術儲備及業務規劃。公司參股子公司黑龍江鑫金源農業環保產業園股份有限公司正在建設的“安達生物質氣化熱電聯產及2*1億立方生物質天然氣提氫項目”屬于生物質制氫項目。2021年,公司在進一步完善生物質合成制氫氣研發的基礎上,進入示范項目的建設階段,待示范項目完成后向市場推廣。
三、電解水制氫設備主要企業
隆基股份成立于2000年,2012年上交所上市,是全球最大的單晶硅光伏產品制造商。自隆基今年3月成立氫能科技子公司——西安隆基氫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來,以對內采取股權激勵,對外結盟中石化、申能股份等方式大力推進“光伏+氫”產業發展。
今年5月,隆基股份與無錫高新區政府簽署了新型氫能裝備項目合作協議。根據合作內容,隆基股份旗下西安隆基綠能創投管理有限公司計劃在無錫投資建設 ”隆基制氫裝備項目”,利用隆基最新研發技術,在無錫建設電解水制氫設備基地。該項目投資總額3億元,預計到2022年底將達到年產1.5GW氫能裝備的能力。
6月,隆基氫能總部項目計劃投資3億元,成立西安隆基氫能科技有限公司作為電解水制氫設備項目總部,項目規劃面積約1.5萬平方米,初期達到年產500MW,100臺1000Nm3/h堿式電解設備的能力,通過5-10年產能擴大到1萬臺。10月16日,隆基氫能的首臺堿性水電解槽下線。電解槽采用高電流密度設計,單臺電解槽的氫氣制備能力達1000Nm3/h及以上水平。
中國船舶集團第七一八研究所隸屬于中國船舶集團,是集軍民產業的科研開發、設計生產、技術服務于一體的國家科研單位,是國內堿水電解水制氫和PEM電解水制氫的代表企業。
今年上半年,中船718所在國內電解水制氫設備領域占有較高市場占有率,客戶包括殼牌、國家能源、協鑫、寶武清能等,且手上訂單非常飽滿。基于電解水制氫設備良好的市場前景,718所已擴容新建2大廠房,新廠房堿水電解設備年產能350臺/套,PEM電解水制氫設備年產能120臺/套。
考克利爾競立(蘇州)氫能科技有限公司是蘇州競立制氫設備有限公司和比利時John Cockerill集團于2018年合資成立的公司,主要從事各類行業制氫設備的設計、研發、制造和銷售等。公司1000Nm3/h水電解技術已經比較成熟,并有較高市場占有率。
繼為寶豐能源“國家級太陽能電解水制氫綜合示范項目”提供22臺1000m3/h加壓水電解制氫設備后,考克利爾競立又為法國液化空氣集團提供5臺功能定制化設備,目前已有1臺1000m3/h加壓水電解制氫設備完成驗收,其性能、產能、效率以及氣體純度等方面均表現優異;8月再交付2臺。今年8月,公司出廠全球首臺單體產氫量1200Nm3/h大型水電解制氫設備,為2022年北京冬奧會提供綠氫。
山東賽克賽斯氫能源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注于利用固體聚合物電解質陽離子交換膜(PEM)進行純水電解制氫設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的企業,也是目前國內極少數可以提供兆瓦級PEM電解水制氫系統的制造商。
公司今年以來訂單非常火爆,公司前三季度電解水制氫設備的銷售額超過去年一倍以上,小型PEM電解水制氫裝置銷量超過8000臺;大型設備訂單持續不斷,包括出口伊朗。
天津市大陸制氫設備有限公司具有水電解制氫行業領先的研發制造能力,擁有我國水電解制氫行業第一份發明專利《分立式循環水電解制氫技術》和相應的多項實用新型專利,并已取得200MW、300MW、600MW的電力入網證書,現有2500平方米廠房和300平方米研發中心,通過了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年產水電解制氫裝置40臺套以上。
大陸制氫公司通過與有關院所及高校共同承擔國防科工委項目,在新型陽極、陰極及非石棉隔膜的研制方面獲得重大突破,使公司水電解制氫技術水平躍居國內領先,1000Nm3/h大容量電解槽的成功生產,使公司達到國際一流水平。
北京中電豐業技術開發有限公司是水電解制氫設備品牌及氫能源綜合利用解決方案提供商。自2007年成立以來,中電豐業主要專注于氫能源領域研發、生產、銷售的“交鑰匙”工程,目前擁有專業技術人員近百人,并在山東濰坊建成了10000多平方米水電解制備生產基地。
目前,中電豐業已經成功參與了200多個制氫、加氫系統的設計、生產、安裝、調試和技術服務,有全規格、全技術的水電解制氫產品,是國內500公斤現場制氫加氫一體站(山西大同)和兆瓦級PEM制氫儲能項目(安徽)的主要設備供應商。
作為中國電解水制氫設備的領先企業,中電豐業在水電解領域擁有30余項核心技術知識產權,有先進的堿性水電解制氫技術,單體電解槽達1200立方/小時(6MW);也有成熟的PEM純水制氫產品,單體電解槽達到400立方/小時(2MW);同時致力于AEM離子膜制氫技術的研發。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自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展PEM水電解技術的研發,逐步形成了PEM水電解制氫自主知識產權體系。近年來,大連化物所在PEM制氫的高通量膜電極、薄層金屬雙極板、耐壓電解槽等方面不斷取得技術突破,開發了數代PEM制氫電解槽及系統,并通過普通技術許可等方式推進成果轉化和應用。
今年9月,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燃料電池系統科學與工程研究中心研制的兆瓦級質子交換膜(PEM)水電解制氫系統,在國網安徽公司氫綜合利用站實現滿功率運行。經國網安徽公司組織的專家現場測試,該系統額定產氫220Nm3/h,峰值產氫達到275Nm3/h。據悉,這是PEM水電解制氫系統首次突破兆瓦級。
康明斯擁有先進的技術研發和工程專業能力,以及領先的綠色制氫技術,包括質子交換膜(PEM)電解槽和燃料電池解決方案。截至目前,公司已在全球投放了2000多個燃料電池和600多個電解槽項目。
今年12月,由中國石化資本公司發起設立的恩澤基金與康明斯按50:50比例共同出資并于中國境內設立合資公司——康明斯恩澤(廣東)氫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據悉,合資公司產線將生產康明斯HyLYZER系列質子交換膜(PEM)電解水制氫設備, 一期年產500兆瓦能力將于2022年建成并實現量產,后續產能可根據市場需求擴大到吉瓦(1000兆瓦)級。同時,合資公司還將為制氫市場提供多種產品系統解決方案,應用于加氫站及工業制氫等多元化應用場景。
深圳市瑞麟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是一家專注于綠色清潔能源領域研究的高科技公司。公司一直秉承創新為本、人才為先的理念,多年來與世界一流工業氣體設備公司合作,專注于高端制氫設備研發和氫能綜合解決方案,取得了數十項發明專利、專著,并在歐洲設立研發中心,同時與浙江工業大學等科研機構成立聯合實驗室進行科研攻關。
公司對堿性槽和PEM制氫技術的理解和掌握都處于世界領先地位,目前瑞麟已自主研發生產出單體500Nm3/h堿性高度集成制氫設備,設備電流密度是同行的2~3倍,同等功率下設備體積是同行的四分之一、從5%~110%動態響應時間在10秒以內;并具備500-1000Nm3/h PEM制氫設備的設計和生產能力。截止目前已為國內外50多家客戶提供了不同規格型號的堿性電解制氫和PEM制氫設備。
今年8月,億華通(688339)和水木明拓氫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圍繞開展氫能產業長期合作簽訂戰略協議。此次戰略合作標志著億華通從燃料電池汽車動力系統產業向氫能設備領域的拓展。
依據協議,雙方將在構建氫能產業鏈、培育氫能創新企業、推動氫能示范應用等方面達成合作,開展氫能關鍵技術研發和核心裝備研制;包括堿性電解水制氫技術(ALK)、固體氧化物電解水制氫技術(SOEC)在內的可再生能源制氫技術發展迭代,合力培育一批ALK制氫、SOEC制氫等涉及氫能領域技術研發和設備制造的創新企業。
淳華氫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位于東莞市松山湖國家級高新技術開發區。公司主要致力于PEM電解水制氫技術的研發、設備的生產和銷售,氫能產業鏈方案設計和工程建設,氫能產業鏈投資和高端技術整合。
淳華氫能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PEM電解水制氫技術已填補了國內多項制氫技術空白,可完全替代傳統的堿式電解水制氫技術。公司現階段可根據客戶對產氫量、氫氣壓力的不同需求,生產不同型號的PEM電解水制氫設備,設備生產已實現產業化,設備被廣泛應用于電力、交通、化工、生物醫藥等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