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四川省成都市新經濟發展委員會發布《成都市“十四五”新經濟發展規劃》,提出大力支持支撐型、平臺型和民生型基礎賽道,構筑城市經濟發展堅韌安全網。根據《規劃》,支撐型基礎賽道將立足構建自主可控、綠色低碳的現代產業體系,重點發展集成電路、高端軟件、綠色氫能、綠色建筑等基礎賽道,積極應對產業鏈斷供和科技創新技術封鎖,夯實產業綠色轉型基礎,提升產業鏈穩定性和綠色發展質效。
其中,綠色氫能方面,以全產業鏈布局、綠氫樞紐建設為重點,大幅提升產業能級,加快打造綠色氫都。
依托成都高分子新材料產業功能區等重點發展水電解制氫及裝備制造,依托成都綠色氫能產業功能區、龍泉汽車城等大力發展氫氣制備、儲運、加注設備研發與制造,聚焦發展燃料電池動力系統、電堆、膜電極、質子交換膜、碳纖維紙、催化劑等領域。
優化技術試驗、產業孵化、示范應用、市場推廣等功能,重點圍繞氫儲存、運輸、加注環節開展核心技術研發,推進關鍵裝備產業化以及相關檢驗檢測技術、評價方法標準化研究,推動創新成果工程化、標準化、市場化、產業化發展。
支持有基礎、有場景、有條件的區域開展氫能交通、能源、工業等領域的示范應用,強化燃料電池公交車、物流車、軌道交通、無人機等示范運營,打造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應用中心,在工業園區、居民小區推廣應用分布式氫燃料發電系統和熱電聯供系統。
積極參與國際、國家、行業氫能產業標準制定,加快完善成都市氫能行業標準體系建設,爭取率先提出地方性的技術、管理標準,搶抓行業話語權。
《規劃》提出,構建低碳能源場景。重點構建能源設施清潔化、節能工程、清潔能源替代等三大低碳能源場景,規劃布局示范加氫站、綜合能源站,完善互聯互通的共享充電服務網絡,加快城市配送、郵政、綠化等領域新能源汽車應用推廣。《規劃》還提出,以促進碳達峰、碳中和為目標,依托成都綠色氫能產業功能區、龍泉汽車城、高分子新材料產業功能區、簡州智能裝備制造新城等功能區,推動綠色氫源制備儲運產業園、氫能技術裝備產業園、氫能產業社區、智能網聯創新中心和新能源汽車產業園等載體建設,完善氫能和智慧網聯汽車產業鏈,打造國家級綠色氫能產業基地、西南地區碳中和先行區、國家級氫能裝備產業基地、國內領先的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創新發展高地。《規劃》明確,郫都區依托成都綠色氫能產業功能區,重點發展綠色氫能、創業孵化服務、軍工電子等領域,加快建設國家級氫能裝備產業基地。支持郫都區聚力建設全國氫能源產業示范區,加快布局加氫站建設,推動更多氫燃料公交車上線應用。龍泉驛區依托龍泉汽車城,大力發展智能網聯汽車、新能源汽車、汽車電子、氫能等領域,建設國內領先的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創新發展高地、新能源汽車研發制造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