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資訊
2020年以來的氫能發展政策(第二部分) 推進氫能多元化示范應用
氫能對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具有重要意義,多部門發布了支持和規范氫能源發展政策。我們從氫能的制取、儲存、運輸、加注、應用等方面,梳理匯總2020年至今出臺的國家層面相關政策,本期為第二部分。2022年4月,交通運輸部、科技部《交通領域科技創新中長期發展規劃綱要(2021-2035年)》。提升低碳能源應用技術水平,開展電能、氫能、氨能、太陽能等低碳能源在載運工具和作業機械等裝備上的應用技術研發。2022年3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2035年)》。重點推進氫燃料電池中重型車輛應用,有序拓展氫燃料電池等新能源客、貨汽車市場應用空間,逐步建立燃料電池電動汽車與鋰電池純電動汽車的互補發展模式。積極探索燃料電池在船舶、航空器等領域的應用,推動大型氫能航空器研發。2022年2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關于完善能源綠色低碳轉型體制機制和政策措施的意見》。推行大容量電氣化公共交通和電動、氫能、先進生物液體燃料、天然氣等清潔能源交通工具。2022年1月,交通運輸部《綠色交通“十四五”發展規劃》。鼓勵開展氫燃料電池汽車試點應用,在張家口等城市推進城際客運、重型貨車、冷鏈物流車等開展氫燃料電池汽車試點應用。積極探索油電混合、氫燃料、氨燃料、甲醇動力船舶應用。2022年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工信部等7部門《促進綠色消費實施方案》。有序開展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應用。2021年10月,國務院《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推廣電力、氫燃料、液化天然氣動力重型貨運車輛。2020年10月,財政部、工信部等5部門《關于開展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應用的通知》。要集中聚焦優勢企業產品推廣,逐步形成規模效應,降低燃料電池汽車成本。要為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應用提供經濟、安全穩定的氫源保障,探索發展綠氫,有效降低車用氫能成本。2022年3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2035年)》。開展氫儲能在可再生能源消納、電網調峰等應用場景的示范,探索培育“風光發電+氫儲能”一體化應用新模式,逐步形成抽水蓄能、電化學儲能、氫儲能等多種儲能技術相互融合的電力系統儲能體系。2022年3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2035年)》。因地制宜布局氫燃料電池分布式熱電聯供設施,推動在社區、園區、礦區、港口等區域內開展氫能源綜合利用示范。依托基礎設施工程建設,推動氫燃料電池在備用電源領域的市場應用。在可再生能源基地,探索以燃料電池為基礎的發電調峰技術研發與示范。結合偏遠地區、海島等用電需求,開展燃料電池分布式發電示范應用。2022年4月,工信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6部門《關于“十四五”推動石化化工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鼓勵石化化工企業因地制宜、合理有序開發利用“綠氫”,推進煉化、煤化工與“綠電”“綠氫”等產業耦合示范。適度增加輕質低碳富氫原料進口。2022年3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2035年)》。開展以氫作為還原劑的氫冶金技術研發應用。探索氫能在合成氨、甲醇、煉化、煤制油氣等行業替代化石能源的示范。2022年2月,工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關于促進鋼鐵工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制定氫冶金行動方案,加快推進低碳冶煉技術研發應用。2021年10月,國務院《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探索開展氫冶金、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一體化等試點示范。拓展富氫原料進口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