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資訊
近日,遼寧省發改委發布《遼寧省氫能產業發展規劃(2021-2025)》(下稱“《規劃》”)。在東三省中,遼寧省率先發力,發布東三省的首個氫能產業發展規劃,明確未來遼寧省內氫能發展方向。
該《規劃》在發展目標上提出——
到2025年,力爭實現燃料電池比功率大于4.0千瓦/升,成本低于2000元/千瓦,電解水制氫耗能量低于4.5千瓦時/標方,全省燃料電池車輛(含公交車、乘用車、重型卡車、牽引車、環衛車等)保有量達到2000輛以上,燃料電池叉車保有量達到1000輛以上,燃料電池船舶保有量達到50艘以上,燃料電池軌道交通車輛保有量達到10輛以上,分布式發電系統、備用電源、熱電聯供系統裝機容量達到100兆瓦,加氫站30座以上。
到2035年,實現燃料電池比功率大于7.0千瓦/升,成本低于500元/千瓦,電解水制氫耗能量低于4千瓦時/標方。全省燃料電池汽車(含公交車、乘用車、重型卡車、牽引車、環衛車等)保有量達到150000輛以上,燃料電池叉車保有量達到50000輛以上,燃料電池船舶保有量達到1500艘以上,燃料電池軌道交通車輛保有量達到50輛以上,分布式發電系統、備用電源、熱電聯供系統裝機容量達到1000兆瓦,加氫站500座以上。
遼寧省作為我國重要的原材料工業基地,經初步調研測算,全省省副產氫氣年產量50萬噸左右,可以滿足超過10萬輛燃料電池汽車使用。此外,截至2020年底,遼寧省全省清潔能源裝機總量為2178萬千瓦。從副產氫資源、可再生能源發電制氫資源來看,遼寧省已經具備一定的氫能產業發展基礎。
而在產業鏈布局方面,目前,遼寧省在制儲運用等領域已聚集了100多家企業和研究機構。
-
燃料電池電堆及其核心部件和基礎材料方面,有代表國內電堆技術和產業化先進水平的新源動力和國創氫能等企業;
-
系統集成、控制和輔助系統關鍵部件方面,有洺源科技、大連擎研、阜新德爾等企業;
-
有斯林達安科、遼寧美托等高壓儲氫瓶生產企業;
-
大連豪森等燃料電池智能生產線生產企業;
-
銳格、宇科等燃料電池測試設備生產企業;
-
燃料電池整車生產方面,擁有一汽大客、航天凌河等企業。其中,一汽大客下線了20臺10.5米燃料電池公交車,航天凌河研制出7.5噸燃料電池物流車;
-
燃料電池船舶方面,裕翔與大連海事大學合作研制出船長13.6米,排水量約20噸的燃料電池游船。
氫氣制取環節,有鞍鋼集團、福佳大化、營創三征等廉價副產氫源企業,巖谷氣體、黎明氣體等甲醇裂解制氫企業,紅沿河核電站、國電投燕山湖等具備可再生能源電解水制氫能力的企業,遼寧國氫、遼寧中氫國聯等制氫裝備生產企業。
氫氣儲運環節,有巖谷氣體、黎明氣體等專業氣體儲運的企業,有撫順潔能、阜新德爾、遼寧佳華、氫谷新能等儲運氫裝備制造的企業。
氫氣加注環節,遼寧國氫具備領先的加氫站用液驅式壓縮機組及成套裝備的生產能力,林德集團與冰山集團已開展加氫站相關設備合作。
此次《遼寧省氫能產業發展規劃(2021-2025)》明確氫能發展方向后,結合當地氫氣資源、產業鏈企業資源,未來氫能發展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