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動態(tài)
北京時間2月9日晚上7:00左右,歐洲議會環(huán)境、公共衛(wèi)生和食品安全委員會(ENVI)正式通過了歐洲碳邊界調整機制(CBAM)協(xié)議,歐盟的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獲得了63票贊成,7票反對。
CBAM將按照委員會的提議涵蓋鋼鐵、水泥、鋁、化肥和電力,并擴展到氫氣、特定條件下的間接排放、某些前體以及一些下游產品,例如螺釘和螺栓以及類似的物品鐵或鋼。新的協(xié)議擴大加入氫氣(歐盟很多國家把綠氫納入脫碳主要燃料,而非歐盟國家主要是用煤炭生產灰氫)、若干化學前驅物、一些鋼鐵下游產品(例如螺絲、螺栓等),以及在特定條件下的范疇二間接排放。
碳邊境調節(jié)機制(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簡稱簡稱CBAM,碳關稅碳邊境調節(jié)稅也被稱作碳關稅,是指在實施國內嚴格氣候政策的基礎上,要求進口或出口的高碳產品繳納或退還相應的稅費或碳配額。
關于碳關稅的討論由來已久,在不同國家被多次提及。2022年3月歐洲議會投票通過設立“碳邊境調節(jié)機制”的決議。盡管這項決議并沒有強制性的法律效力,但被視為其邁入立法程序的重要一步。今年2月9日通過決議的ENVI只是歐洲議會下面的一個專委會,CBAM還需要在今年4月的歐洲議會全體會議上最終通過,然后還需要跟歐洲理事會進行談判和批準。
CBAM碳關稅范圍擴展至氫氣,意味著灰氫和藍氫將收取關稅,不過給綠氫留下了一片天。也就是說出口綠氫成為該框架下的最佳選擇。
氫是歐洲重工業(yè)脫碳計劃的核心,這些規(guī)則旨在激勵投資者和行業(yè)從化石燃料生產的氫轉向可再生電力生產的氫。但是以核電取勝的法國在“斗爭”中也獲得了一份勝利,歐盟委員會周一公布了一項規(guī)則,允許核能系統(tǒng)中生產的部分氫氣計入歐盟可再生能源目標。
歐洲已經提出了到2030年達到1000萬噸綠氫產能的規(guī)劃。其一方面通過本地生產(歐洲電解槽規(guī)劃達到40GW),一方面通過進口(歐洲的天然條件基本決定其本土制取難以直接匹配)。這為我國的綠氫生產企業(yè)和電解槽生產企業(yè)留出了巨大空間。
隨著我國電解槽生產的企業(yè)數(shù)目和產能的急劇增加,我國的綠電電解水制氫能力已經有非常大的進展。其中隆基氫能在去年11月份曾經表示,公司目前電解水制氫設備產能1.5GW,2023年產能目標為2.5GW,2025年規(guī)劃在5GW以上。蘇州競立、派瑞氫能、天津大陸等企業(yè)也都紛紛在提升電解槽產能。未來中國綠氫制取裝備正迎來爆發(fā)期。
彰化市|
巫山县|
济南市|
德安县|
常德市|
射洪县|
始兴县|
阿拉善右旗|
金塔县|
诸城市|
泸州市|
新竹市|
鄄城县|
两当县|
汽车|
黔南|
二手房|
大厂|
策勒县|
浙江省|
隆化县|
信丰县|
益阳市|
岳阳县|
济南市|
山阴县|
抚州市|
公主岭市|
桐庐县|
玛曲县|
惠来县|
行唐县|
沾化县|
台北县|
商河县|
马尔康县|
台前县|
陵水|
文成县|
南充市|
扶余县|